本期專訪|黃少妤助理教授:人文動能化的城市美學推手

本期專訪|黃少妤助理教授:人文動能化的城市美學推手


產學處 呂珮玲專員/採訪報導

關鍵字:全球化城市/都市演生/ /建築都市美學/人本基礎設施

 

123

  臺北科大建築

  黃少妤助理教授

 學歷:

英國愛丁堡大學建築系 博士

英國諾丁漢大學建築與批判理論 碩士 

臺灣淡江大學建築系 碩士

臺灣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 學士

  經歷:

東海建築系 專任助理教授

英國倫敦大學巴特雷學院 博士後訪問學者

臺灣建築學會 出版委員/客座主編

基隆設計與建築者之家計劃案 顧問

專長

全球化城市與非正式都市地景

移動網絡與都市支持設施

當代都市與建築批判理論

 

 

 

 

 


 

 

每個人一天有九成的時間待在建築物內,而聯合國早在2014年就已經指出,全球70億人口有半數居住在都市地區,可以說現代多數人的一生都在都市中渡過。隨著社會、經濟、環境、文化的不斷遷演,新住民、移工的移入與遷徙,城市的智慧化需求,應付極端氣候與全球暖化之調適,對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擴散,運動、養生、休閒、美學新觀念…等等新議題的發酵,都市裡的建築、地景、基礎建設(支持設施)不斷地與都市的居民互動,反映出每個不同時代的人們的真實需求,而因建築、地景、基礎設施的長久性與巨大性,最終在都市中留下時間匯流的痕跡與空間裡的視覺、嗅覺、聽覺、味覺、觸覺,不斷疊層、形塑出城市的特色。在這過程中,因建築師在某種程度上具有實質介入地景且跨越尺度的力量與策略,那麼建築的專業該如何提供城市開放發展的框架,協助發展建築、地景、基礎設施這套綜合系統的潛力與新的空間品質,甚至提出對於無具體表徵的抽象網絡與遮蔽嫌惡性設施等的重新想像?本校建築系黃少妤助理教授長期致力於全球化城市之於都市地景與支持設施、社會都市營造、當代都市與建築批判、都市整合企劃及美學共鳴教育等議題,本處特別專訪並分享其近期研究心得與實際案例於讀者。

 

以人為本 傳遞有溫度的城市美學

黃教授於建築學重要刊物《實構築》季刊中提出這樣的觀點:城市是資源的匯總,空間學者多以區位、距離、地域等地理學角度進行分析,而社會學家則更關注空間中的內容,包括形式、物件、行為活動與感知等,透過以人為本體的討論,使其都市研究論述與建築學門建立緊密的參照甚而辯證關係。建築設計必須秉持人本主義(Humanism),透過在地化需求調查及蒐集,用設計說出人與人,以及人與城市空間的故事,才能真實進入生活,進入空間意義,建造出具有人性化的美感建築與生活地景。

黃教授認為,城市是一個動能系統,生活於其中的個體基於生存、生活、生態的「三生」需求,不斷地與城市互動,因此當代的城市設計中,抵抗與改變的力量不斷地拉扯。城市的走向無法被設計,但身為建築專業者應該提供城市開放發展的框架,由城市內經濟社會與文化等驅使力,在時間條件下與該框架進行可適性的共構,因而能建構自我城市的抵抗力與自明性。

基於此脈絡,以「社會都市支持設施」的概念來理解例如車站、捷運、高架橋、街廓、公園…等基礎設施與公共空間,更能體現城市建築的社會公共性。以台北為例,諸如假日期間台北車站的移工聚集,中山北路三段小菲律賓區街道的臨時商業活動,高架橋下的運動場(如圖1),捷運站內練舞的青少年,天母生活市集二手跳蚤市場等活動,透過社會都市支持設施介入都市生活,我們不僅能以跨尺度的彈性架構來再理解建築、地景與設施物之間的建構關係,更能反向思考,何種都市生活品質存在於都市設施中,以及何種公共性被建構、被引發。

 

123

圖1、台北市高架橋下的運動場一隅,體現城市建築的社會公共性(照片出處:本校黃少妤助理教授)

 

在地覺醒的新風貌 -「基隆評圖」齊聚交流共創基隆

同時擁有山、海地理特色的基隆市政府近年來積極推動城市再生與轉型,以設計導入、市民參與來翻轉基隆。在去(2019)年基隆設計與建築者之家共同辦理的首屆「基隆評圖」活動(如圖2)中,黃教授身兼計畫顧問與評選委員(如圖3),與執行團隊透過此計畫,串接多方空間專業者與學生,多層次地梳理並累積基隆的山海文史特質資訊,並實踐於目前閒置的太平國小,以促成特有的學習交流場域,正是以物質空間搭配人文活動作為城市再衍化活用之實踐。更進一步來看,即是透過反應人文在地需求將數據資料、硬體設施、技術傳媒統整,做為一適切並具有美學意圖之韌性回饋於環境、空間、場所中。

 

123

圖2、在地覺醒的新風貌 「基隆評圖」齊聚交流共創基隆(資料出處:圖片構成/欣傳媒吳宜晏;圖片提供/各入圍作品學生)

 

123

圖3本校黃少妤助理教授(左二)與多位建築師一同參與評選(照片出處:基隆設計與建築者之家)

 

建構以人文美感調味調色的智慧城市

為因應經濟政策力轉變與氣候變遷之環境生態影響,對於水、電、交通與能源支持設施的衝擊,智慧城市已是各國重要城市永續策略。在台灣,智慧城市的討論構面往往偏重於硬體及資通訊科技之應用,然而智慧城市的目的除了使城市生活便捷之外,更終極的是要讓生活於其中的市民能擁有愉悅且美好的生活環境;在經濟、社會、建築環境等面向中均能享受宜然的高品質生活,這也是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願景。

有鑑於此,黃老師提出之理念是從環境細節到都市策略技術整合,以建立人文美學的智慧城市; 擴展建築學家維特魯威(Marcus Vitruvius Pollio)提及的堅固、適用、美觀三大建築原則於城市中。新世代之智慧城市除了系統韌性之外,建築、地景、城市空間裡所含的技術人性、社會公共性以及具有美感之生活愉悅性更將無可避免地成為開創並統整之策略要件。期許未來台灣能實現以人文美感為底蘊的真實智慧之城市。